重庆经开区:探索安全检查四步工作法
2023-03-01来源: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:重庆经开区经济运行局 敖永桥
近年来,重庆经开区借鉴中医“望闻问切”,通过四步工作法开展安全检查,“望”情况、“闻”想法、“问”隐患、“切”办法,大力提升安全监管水平,有效推动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“望”情况
“望”,指认真地查阅资料,这是贯穿安全检查全过程的要招。
“望”基本情况。通过查看企业营业执照、安全生产“三同时”、安全生产标准化、厂房主体工程竣工消防验收、二次装修消防验收等,间接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。通过查看企业项目的工艺流程、主要装置和设施(设备)的布局以及安全生产风险研判等方法,深入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特点。
“望”变化态势。既对企业各个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纵比,又与其他企业进行横比;既静态把握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,又动态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未来的打算,探索创新,补足短板不足,有效把握安全发展趋势走向,不断夯实安全基础。
“望”具体细节。开展安全检查,时时处处留意观察工人的精气神,留意工人的目光、眼神、神态、面貌等,留意工人的言谈举止、举手投足等,通过仔细观察,找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亮点和短板。
“闻”想法
“闻”,指耐心地倾听各类意见,这是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真实状况的重要手段。
“闻”口头汇报。汇报前明确主题,汇报时注意引导汇报人员汇报生产现场、生产环节、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,近距离掌握第一手信息。
“闻”现场声音。到厂矿工区、生产车间等现场,与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,边看边听地互动,深入了解工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优劣、得失利弊的看法和评价,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“闻”工人意见。采取不打招呼进厂、随机走访车间等方式,认真倾听安全管理人员、班组长和一线工人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时遇到的困难,耐心倾听其他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,相互参照、综合对比,弄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真实状态。
“问”隐患
“问”,指妥当地提问,这是深入查找问题不可或缺的方法。
“问”主题。无论组织座谈讨论,还是开展个别谈话;无论当面了解情况,还是搞问卷调查,都要围绕安全检查的主题进行询问。安全检查项目单一的,细化分解,防止缺项漏项;安全检查项目较多的,分类整合,抓住热点、焦点、重点,避免走偏、跑调;安全检查项目交叉,分别侧重,理清脉络线索,杜绝重复、反复。
“问”要害。紧扣问题听汇报,跟进了解事项,座谈交流情况,增强发问的指向性、针对性和精准性。询问具体安全问题时,在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、互相关联的前后环节、产生的表里危害、带来的严重后果上下功夫,紧抓疑点、难点,深究不放,逐一分析解剖,落实好管控措施,确保工作取得实效。
“问”相关。针对安全检查主题,及时梳理提炼同一个或同一类安全问题中的具体细节,围绕关键线索,深入细致地追问,切实弄清疑点和争议。
“切”病因
“切”,指为检查准确“把脉”,这是完成安全检查工作闭环的重要步骤。
“切”集体会诊。安全检查结束后,检查组负责人及时召集有关人员,围绕主题,进行情况通报、问题会商,分门别类地提出意见建议,概括提炼关键信息,研究分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。
“切”定性定量。定性,指对企业安全管理质量、水平等,通过正反评价互参、过去当前对照,作出肯定或否定性评价。定量,指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,就企业安全管理质量、水平等进行比例化的认定。紧密结合两者评价,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给予相对准确的分析判断。
“切”科学建议。既通过发现问题、分析隐患、找准症结,努力寻求改进工作的方法、提高工作水平的措施;又站在企业的角度,指出问题、点拨思路、传授经验,指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找到推进工作的科学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