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地铁:引入第三方机构创新安全监管
2022-03-25来源:中国安全生产 作者:本刊记者 张爱玲 通讯员 张伟 汪发松
“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最重要的安全装置,一旦吊笼因故障超速下滑,它就开始发挥作用,使吊笼平稳制动,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。”日前,武汉地铁邀请湖北毅瑞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全工程师赵帅,对集团主要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。
“随机检查+培训”双管齐下
轨道交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塔吊、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,同时因特种设备的专业性和危险性,一旦发生事故,造成的后果十分惨重。
“培训中不仅会引入具体事故案例进行分析,还会提醒我们在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注意要点,针对性非常强!”武汉地铁建设事业总部安全总监谢其勇说。现在,在日常安全巡查工作中,谢其勇都会问这几个问题:特种设备维护人员有没有尽到职责?施工单位对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有没有进行安全交底?专业设备管理人员有没有定期开展安全培训?“意识上重视了,安全管理才能更加有效。”谢其勇说。
2021年以来,武汉地铁创新质量安全管理方式,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,先后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设备安全、质量安全、线网运营安全开展评估工作,形成了专业的安全评价报告和相关改进建议。目前,已完成对工程建设项目151台起重设备的安全评估工作。
在一张《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评分表》上,详细罗列着每一项的评分标准:吊钩未安装钢丝绳防脱钩装置或不符合规范要求,扣10分;多塔作业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经审批,扣10分;检查项目总分不足70分,评定结果为不合格。“我们不仅要求机构严格打分,还会要求他们采取随机检查、飞行检查的形式,务必做到检查不提前通知,检查结果真实可靠。”武汉地铁质量安全监察部部长游正军说。
拿到专业的安全评价报告和改进建议后,并不意味着安全检查工作的结束。在武汉地铁质量安全监察部的监管下,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,无论大小,都会对设备单位和使用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,明确整改期限。整改期限一到,会再次组织第三方机构逐一开展复查,坚决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。而在整改结束后, 武汉地铁安全管理人员还会进行专项培训,总结回顾,强化日常监管。
在一次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会上,赵帅特别提到了“海恩法则”: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。“预防重大生产安全事故,就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、无伤害事故,而这一切都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日常安全管理。” 赵帅说。
质量是最大的安全。据悉,2021年是武汉地铁的“精细化施工管理提升年”。10月28日,一场“精细精品年”工程质量现场交流会在武汉地铁19号线花山河站召开。在19号线4标花山河站内,长达512米的车站,侧墙和柱子均采用钢模,主体结构轮廓明晰,表面平整光滑,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线性顺滑。在钢筋加工区原材料及半成品分类堆放处,设置有材料标识牌,采用下垫上盖的方式进行保护,防止钢筋锈蚀。武汉地铁前川线一级项目经理李结元看到后,赞不绝口:“预埋件防腐防锈处理到位,说明施工很是用心、细心。”
从2020年开始,武汉地铁大力开展轨道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先后开展了第三方安全评估、月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、汛期安全专项检查等工作。接下来,将继续从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、精品工程创建、质量管理具体专项工作等三大方面,规范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,提高工程实体质量。
提高防淹设计标准,应对极端灾害风险
2021年9月29日上午,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南太子湖站工地上, 地铁建设者们正在为站外的风亭加装增高围挡。谢其勇介绍:“武汉在建的线路全部将车站风亭的设防高度提高到1.5米,这种设计,能最大限度减少极端灾害天气造成的积水倒灌风险。”
武汉地铁盾构机施工现场
地铁站配建的风亭,旨在向站内输送新鲜空气和排风。当出现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天气时,雨水可能由此处倒灌进站内,造成站内积水。武汉位于长江、汉水交汇处,城区地势较低,易出现江汛、山洪、湖涝、城市积水叠加的情况。根据武汉市《轨道交通项目防淹设计标准》,车站风亭的防淹设防高度,应高于历史最高内涝水位0.35米,最高不超过1.3米。由此推算,武汉车站风亭高度在1米左右,即可防百年一遇内涝。将普通风亭增高至1.5米,全国少见。
2021年7月,针对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频频出现,以及国内部分城市特大暴雨灾害对地铁的影响,武汉地铁专门邀请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,模拟武汉遭遇极端降雨天气的情形,对地铁线路可能存在的积水点开展专业评估,针对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设计和运营方案。除新建的16号线和19号线外,武汉地铁还将对已经建成的部分地铁站风亭进行适当“增高”改造。
2021年汛期,武汉地铁连夜开展汛期安全专项检查,全面排查出入段线、过渡段、U型槽、越江隧道等长大区间、接驳口等易发生积水倒灌的重点防汛部位,重点排查全线路所有停车场U型槽洞口的结构,并在关键部位增设高清监控摄像头,实现管控零死角、全覆盖。
2021年8月23日,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武汉市灾害性天气应对工作规则》,其中明确规定:“遇突发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,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驾驶员、车站行车人员可以先行采取紧急安全防护措施(含停止运行、疏散乘客等),再按照规定报告。”
武汉地铁同步制定了《轨道交通运营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》,明确应急处置以保障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,还在重点车站设置了应急工具箱和作业梯,提高突发事件初期应急处置能力。
2021年,武汉地铁与武汉市应急管理局、市气象局加强联动机制,只要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,所有地铁一线工作人员的手机都能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短信,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应急处置。